tags: 病机 正邪
pages: 149
任何诱因,皆可助邪损正,导致机体正邪暂时相安的局面被打破,病机变化再度显现,从而导致旧病复发。诱发因素主要有:
疾病初愈,因重感外邪致疾病复发者,称为重感致复。由于疾病初愈,邪气未尽,病变过程也未完全结束,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低下,重新感邪易致疾病复发。其机理为新感之邪助长余邪,或引动旧病病机,从而干扰或损害人体正气,使病理变化再度活跃,致疾病复发。如感冒,常可因体质虚弱,反复感受外邪,而反复发作,缠绵难愈。一般而言,无论是外感性疾病,还是内伤性疾病,均可因重感邪气而复发,但临床中多见于热病新瘥之后。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
说:“瘥后伏热未尽,复感新邪,其病复作。”因此,强调病后调护,慎避外邪,防寒保暖,对于防止重感致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疾病初愈,因饮食不节、饮食不洁等因素导致疾病复发,称为食复。由于疾病初愈,脾胃尚虚,饮食尤当注意,如《素问·热论》
说:“病热少愈,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。”不同疾病、不同体质,饮食亦各有所宜,脾胃疾患或过敏性体质常因饮食失宜而致疾病复发。如鱼虾海鲜可致隐疹和哮喘复发,过度饮酒或过食辛辣之品可诱发痔疮、淋证等。因此,对脾胃病和一些特殊体质的患者,在其疾病初愈之时,饮食调理显得尤其重要。
疾病初愈,因过劳使正气受损,而导致疾病复发,称为劳复。多见于内伤性疾病,如慢性水肿、哮喘、疝气、子宫脱垂、中风、胸痹等疾患都可因形神过劳,或房劳引动旧病复发。复发的次数越多,病变损害就越重,预后也就越差。因此,凡病初愈,切忌操劳,宜安养正气,防止复发。
病后滥施补剂,或药物调理失当,而致疾病复发者,称为药复。如温热病初愈,不可即刻投补益之剂,尤其是温补药物,《外感温热病篇》
说:“恐炉烟虽息,灰中有火也。”若过早进补,可导致热病复发。一般而言,在疾病初愈阶段,辅之以药物调理应遵循扶正勿助邪、祛邪勿伤正的原则。若急于求成,滥投补剂,反而会导致虚不受补,或壅正助邪,从而引起疾病的复发,或因药害而产生新病。
疾病初愈,因情志失调而引起疾病复发者,称为情志致复。情志刺激,能直接损伤脏腑功能活动,导致气机紊乱,气血运行失常,使原阴阳自和过程逆转而致疾病复发。临床中常见的失眠、癔症、惊痫、瘿瘤、梅核气、癫狂等疾病,易受情志刺激而致疾病复发。
因自然环境变化而导致疾病复发者,称为环境变化致复。由于气候、地域的变化,若机体不能与之适应,则可诱发旧病的发作。如哮喘、肺胀、痺证,多在季节交替或冷热温差较大时复发。初到异地,可因“水土不服”而引发皮疹、腹痛腹泻等疾病。